您好,欢迎来到万家香火官网!

位置 新闻资讯->资讯新闻 -> 浙江殡仪福瑞万佳殡葬服务学概论——金华百科

浙江殡仪福瑞万佳殡葬服务学概论——金华百科

来源:网络收集 2018-07-13

浙江殡仪福瑞万佳殡葬服务学概论——金华百科

以下资料仅供参考,由福瑞万佳提供www.zjfrwj.com

 第一章  殡葬服务学概论

本章对殡葬和殡葬服务的性质、社会必要性以及殡葬文化作概要性的讨论,这将有助于我们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更深刻的认识。

第一节  从字源学看殡葬:殡、葬、墓、坟

浙江殡仪福瑞万佳了解到汉字的造字是很有讲究的,其中深藏着该事物产生和发展的信息,以及前人对该事物的理解。这里对殡、葬、墓、坟四个名词作字源学的考察,这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殡葬服务的理解。

一、  殡

浙江殡仪福瑞万佳了解到 殡,《说文》篆书写成    ,解释为“殡,死在棺,将迁葬柩,宾遇之。”殡字左边的“歹”原写作    (读作 niè,音列),意思是“剐”,就是将肉从骨头上剐下来,这也就意味着“死了”。因而“歹”字通常用作表示死亡一类字的偏旁,如殊(原意死)、殉、殇、殂、殛、殃、歼、殄、殚、殪、残等。后世揩书将  写成“歹”形。右边是一个宾客的“宾”字,作动词,意指“以宾客之礼招待某人”。于是,“殡”的原意是:亲人去世后,停柩于家中,象对待宾客似地对待死者,以此送死者去“另一世界”。由此便产生了相应的活动及其礼仪,即民间说的“治丧”。因而,殡就定义为治丧期间的一整套仪式及其活动。

关于殡的礼仪,一是殡的时间,二是殡的地点,三是殡期间的活动,它们都属于“殡礼仪”的范畴。

关于殡的时间。春秋以前,生者在世时不预先准备丧事,《左传.隐公元年》:“豫凶事,非礼也。”豫者,预也。要到人去世后,丧家才开始操办,而丧事的礼节又多,并通知死者的亲朋前来吊唁,等级越高,排场越多,因而殡的时间就必须足够地长。《荀子.礼论》载,周礼规定“天子七月,诸侯五月,大夫三月,士逾月。”春秋战国以后,生前预先准备丧事变得越来越普遍了,殡的时间也渐短,如汉高祖刘邦以后的几个皇帝一般只殡了二十天左右,最讲排场的汉武帝死后也只殡了十八天。后世民间则多殡三、五、七天不等,但豪门富贵之家也有殡七七四十九天的,如《红楼梦》第十四回中贾府的秦可卿死后就殡了四十九天。毛泽东同志1976年9月9日去世,9月18日举行追悼会,殡了9天。中国历代殡的天数均以单数,绝少用双数,因为单数是“阳数”(阳刚、威猛)、双数是“阴数”(阴柔、纤丽),且民间有“好事成双”之愿望,因而殡期便不用双数了。

关于殡的地点因死者的社会地位而异。如春秋时晋文公死后,“殡于曲沃”。曲沃是晋国宗庙所在,宗庙是国家象征,殡于此就具有“国丧”的规格。中国民间一般停柩在厅堂中或宅前搭棚(称孝棚)。停柩之处古称“殡宫”,后民间习惯称“灵堂”或“孝堂”。现代城市中人口拥挤,不提倡在自家门前搭棚办丧事,象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大都市明文禁止此类行为,而提倡到殡仪馆办丧事,因而殡的地点就改在殡仪馆了。

至于殡期间的活动,即殡期间有哪些活动、哪些礼仪,各民族各时代有异。但中国数千年间大体上是以儒家“孝”文化为主线再掺杂佛、道、民间迷信等内容办理丧事。丧事的对象是一类特殊的“宾客”,其礼节虽模仿生者宾客,但以“凶事”的方式处理之,如招魂、披麻戴孝、给死者立神主(民间称灵牌子)、丧主(俗称孝子)给死者及来宾瞌头、辞灵仪式、用白色、哭丧等。现在推行追悼会形式,基督教则称“追思会”。死者是将赴“彼岸”之客,生者以此类方式给他们“送行”,或向他们表示自己的“心意”浙江殡仪福瑞万佳了解。

二、  葬

葬,《说文》篆书写作    ,解释为“葬者,藏也。从死在草中。一,其所以荐之。”造字取上为草(  ),下为草(  ),中间的左边为剐(  )、右边为人,即“死”字,“一”横表示放置尸体的木板、草席之类。就是说,葬是“藏死者于草中”。生者不忍心死者的形体暴露于外,将死者用木板或草席装置好,葬(藏)于地下。因而,“葬”的原意是土葬,后世引伸为处理遗体的方式,如火葬、水葬、天葬、树葬、塔葬等浙江殡仪福瑞万佳了解以此观之,所谓“殡葬”就是安置并悼念死者的一系列活动及其相关的礼仪规范。其中,“殡”是提供丧事礼仪的活动,如祭祀、追悼以及接待悼念来宾等服务;“葬”则是处理遗体的服务。殡葬活动中所蕴涵的文化理念称为“殡葬文化”。

三、  墓

《说文》“旦”写作    ,解释为“明也,从日见一上。一,地也。”就是说,“旦”表示天明,造字取太阳刚升起于地平线上。“莫”写作    ,解释为“日且冥也。从日在草中。”即太阳落于草丛中,表示天色黄昏。此意后来写成“暮”,即“莫”下面加“日”字。“莫”是本字,“暮”是后起字。由此,“莫”也具有了“无”、“没有”的意思,如“日暮黄昏”又表示人之将死,“人死了”说成“人没了”、“人殁(mò)了”等。“莫”、“没”、“殁”音近而义同。“墓”,《说文》写成    。造字取“莫”下面加一个“土”字,意指人死了,将其埋入土中。因而,“墓”字的原意指埋葬死者的土坑。墓域则称“茔”。

四、  坟

坟,原指高出地面的土堆。屈原《楚辞.九章.哀郢》:“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心。”这是说,登上那高高的大坡,我站在上面远眺以抒发我的情怀。坟也引伸为“大”、“突起”等意。《礼记.檀弓上》载:“古也墓而不坟。”即春秋时期(距今约2500年)以前中国人不在墓上面筑坟堆,墓与地面平齐。《方言》卷十三曰:“凡葬而无坟谓之墓。”“坟”与“墓”二者之间原来并无联系。

那么,人们如何识别自己先人的墓地呢?原来,西周以前,氏族中是按照辈份次序统一安葬先人,并有专人管理。如西周有“墓大夫”、“冢人”就是氏族国家中专门的墓地管理官员,负责掌管墓地规格(等级不同,占墓地的位置和大小各异)、测正墓的方位、画出墓地图籍,并管理墓地禁卫等。那时,一个大宗族就是一个(诸侯、卿大夫)国家,社会中只有宗族的墓地,而没有单个家庭的墓地。这样识别起来就不会有困难了。同时,“古不墓祭”(东汉蔡邕《独断》),即那时人们不在墓地祭祀,而是在称为“宗庙”的房子里祭祀先人,宗庙中摆有本族祖先的神主牌位(后世称灵牌子),对着献祭品并瞌头。那时人们认为,祖先的灵魂就附在这些神主上面。这样,“墓而不坟”也就没有什么不方便的了。

春秋以后,随着西周时代的大型宗族逐渐瓦解,各小家族乃至各家庭独自埋葬先人的做法普遍起来。于是,坟出现了。《礼记. 檀弓上》载孔子解释自己为什么要给父母筑坟堆时说,“(孔子)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孔)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高)四尺。”孔子说自己是四方周游者,起坟堆是为了日后辨认。后世学者也大体以这一说法作为中国殡葬史上“坟的起源”的权威解释。战国一尺合现在23.1公分,四尺约92公分,与后世民间的小坟堆差不多。后来,无墓不坟,逐渐墓、坟连称,到后来,二字已基本无差别了。但具体而言,“墓”指埋棺的土坑;墓区域叫“茔”,或“兆域”;“坟”指墓上的土堆。

随着坟的产生,在坟墓前祭祀也兴盛起来,民间俗称“上坟”或“扫墓”。战国以后,坟堆越筑越高,乃至出现帝王“陵”。陵即高大的山陵,如北京的明十三陵、河北的清东陵和西陵等。

人们是按照生者的生活需要来设计死者墓地的,并称为“阴宅”(生者住处称“阳宅”),也称墓园为“某氏佳城”,如“王氏佳城”等。墓地是殡葬文化中最主要的实物形态,其中包含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种信息,如我们通过对古墓的考古发掘就可以获得关于古代社会生活的很多认识。我们将墓葬中所蕴涵的文化观点称为“墓文化”,它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


        第二节    殡葬服务业是一门特殊的服务行业

殡葬服务指人们为悼念并安置死者而提供的一系列服务。比如,原始人为死去的同伴办理丧事,他们在死者的周围撒上红色的赤铁矿粉粒,用一些简陋的石器(工具或生活用具)和粗糙的装饰物(如石珠、穿孔的兽牙等)陪葬死者,并在埋葬日举行丰盛的丧宴,可能还围绕着尸体狂呼乱舞,以此寄托自己对死者的某种情感和表达对人生、生命的某种信念。据考古资料,距今1.8万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殡葬活动。殡葬服务是一项非常古老的社会服务,它与人类的发展相伴随。

殡葬服务业指殡葬服务成为了一门职业,即社会上产生了一个专门提供有偿的殡葬服务的职业阶层。它的出现与城市的发展、社会的分工、工商业的活跃等条件相联系。在城市,旧的宗族结构被打破,由于操作的复杂性、人们对丧事的忌讳等,邻里相帮已难以满足其要求,于是经营性的殡葬服务业便应时兴起。在中国古代,殡葬服务业称“杠业”或“杠行”,其店铺称“杠房”。杠房备有丧车、丧杠、棺椁、仪仗鼓吹、殡仪服饰、纸钱等殡葬用物,或租赁或出售,有时还承办殡葬事宜。杠房老板根据丧主的服务要求而收取费用,然后临时雇佣杠夫,杠夫通常比较固定地受雇于某一杠房。以土葬为主。丧礼取儒、佛、道以及民间迷信相混杂之形式。

殡葬服务业是一门特殊的服务行业。其特殊性在于,所有的服务行业都是直接为生者服务,唯独殡葬服务业的直接服务对象是“死者”(往生者),它的间接服务对象才是生者。由于生者比死者更难服务,也更需要服务,因而殡葬服务的更重要的对象仍然是生者。殡葬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即服务行业,与戏剧、旅游、商店、宾馆、餐饮、理发等具有同一性质,这是我们的行业性质①;殡葬职工则是“职业的治丧者”,这是我们的社会身份。

按照国际上对服务业的规定,服务业之一般目的在于给人们“增加愉快或减少不愉快”,或“增加方便或减少不方便”。那么,殡葬服务业之一般目的则在于:通过给丧户提供优质的殡葬服务从而为他们提供治丧的方便,减少由于丧事而造成的悲痛感和不愉快感,使他们尽快地从丧事的冲击所造成的不良情绪中摆脱出来。

殡葬服务业是社会精神文明的一个窗口。透过殡葬领域,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社会的精神风貌、社会风俗和追求倾向,以及人们的心理状况和思想水平等。

 

第三节  殡葬服务学的界定

殡葬服务学是研究殡葬服务的性质、规律、社会意义以及如何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殡葬服务的一门科学。据此,它的研究对象至少应包括:

(1)殡葬实务。即殡葬操作,比如,如何进行殡葬服务,什么是优质的殡葬服务,如何提供优质的殡葬服务等。

(2)殡葬的性质和社会意义。即什么是殡葬、殡葬服务以及为什么需要殡葬服务。比如,殡葬所从事的是什么活动,它满足了人们的那些需求等。

(3)殡葬的规律。即殡葬和社会生活的关系,比如,殡葬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殡葬改革及其意义等。

第一项是实际的殡葬操作;后二项侧重于理论认识范畴,它对实际操作提供理论指导。本书讨论的重点在实际的殡葬操作,并为实际操作的需要而作一些必要的理论铺垫。

殡葬服务学属于运用社会学范畴,是运用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属边缘学科。它所涉及的学科至少包括社会学、哲学、文化学、历史学、心理学、民俗学、经济学、美学、行为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营销学等人文科学。此外,现代殡葬服务还运用到燃烧学、电学、计算机、制冷、环境保护、园林等自然科学。

殡葬服务是为人服务的,不管是死者还是生者,一概以人性方式对待之,给以人的尊严、人的权利。因而,殡葬服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为人服务的学科。

 

第四节  殡葬的社会功能

殡葬的社会功能即殡葬的社会必要性、社会意义。殡葬活动是整个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它的社会功能大体可以从如下四方面来理解。

其一,满足社会心理的需求。

在动物世界,迄今尚未发现动物中有埋葬同伴遗体的行为。死亡动物的遗体被弃之荒野,任其腐烂或由食腐动物吃了,那些食腐动物(如豺、秃鹫、猫头鹰)因此被称为“自然界的清道夫”。人类来源于动物,其早期行为与动物无异,先民们对待死者就象动物对待同类的死亡一样,弃之荒野,此之谓“弃尸”。

随人类思维的不断发展,自我意识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增长,对自身自身价值和生命尊严的认识不断提高,原始人对弃尸最终“看不下去了”,心中不忍,当然他们也不希望自己死后遭如此对待,于是便产生了殡葬。可见,殡葬的产生,源于人类的智力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生命尊严的追求。殡葬是人类自我意识达到高度清晰的产物,因而也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志之一。

殡葬首先是在满足人们的某种心理需求。 在这一心理需求的推动下,丧礼发展起来,乃至变得越来越繁琐。比如,一位老人忙了一辈子,死后若不给一个“象样的”丧礼,不受到“郑重的”对待,人们总会觉得“对不起死者”,会认为后人“不孝”、死者一辈子“不值”等。即使是现代,如果丧事太草率,人们仍会觉得人生“不完整”、“不值”。与此同时,人们为大人物举行隆重的丧礼,为帝王筑陵墓,如果将大人物的丧事办得和小人物无差别,人们也会觉得“太不应该”。

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期(如和平时期和战争时期、丰年和歉年),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文化背景,人们对生命、人生的看法各异,因而对一个什么样的殡葬才算“合格”、“过得去”会有不同的标准,即对殡葬的“价值标准”有不同的认识。但在同一时期,社会中必然存在着一种大体相同的殡葬认定,以此满足人们对生命“最后一刻”的心理需求,如一场追悼会或祭奠仪式、一篇悼文、送殡人群、花圈等,其中都包含着人们对生命、人生归宿的价值认定。倘若什么都没有,人们势必产生对人生的“失落感”,这会影响到人们对生活的信念。比如,死者若是一位四、五十岁的颇有成就的中年人,殡葬礼仪一般会超出常规而特别隆重。因为,这一年龄层次的死者刚好将子女抚育成人,事业上又有了成就,在人们的人生期望中正是应当“享福”的时候了。他们的突然去世,亲属会觉得其人生“太亏”,于是用超常的殡葬礼仪来“弥补”他们,有“报答”、“补偿”等心理成分。

社会心理需求当然是对生者而言的。因为死者已无知觉了,殡葬活动是生者筹办的、办给生者看的,这无异于给生者开了一张“预期支票”,告诉他们人生都会有一个如此“完整的”结局,不会“有始无终”。

我们应当认识到,心理需求也是一类“社会需求”,它就象吃饭、睡觉一类物质性需求一样真实的存在着。只要它们不妨碍社会,就应当予以满足,所谓“人情所好,圣人不禁”。“人情”即是人们的心理需求,也是“人性”的需求。

其二,保护自然环境的需要。

弃尸于自然,任其腐烂,还会破坏自然环境,极易引发疾疫流行。所以殡葬从一开始就同时具有保护自然环境以利于生者的生存的社会目的。

统一安排公共墓地,一直是中国殡葬的一个好传统。早在原始时代仰韶文化时期(距今5000—7000年)的墓葬就留下了这样的证据,如西安半坡的氏族公共墓地就统一安置在居住区的北面。我们地处北半球,一年中多刮温暖的南风,墓区置于北边,显然有利于居住区的卫生。《礼记. 檀弓下》:“葬于北方,北首(头朝北方),三代之达礼也。”三代,指夏、商、周;达礼,通行之礼制。孙星衍注释为“古者葬于国北”。

中国历代有“义冢”,即官府出资购地或择无主荒地埋葬无名尸体的墓地。义冢与社会人口流动相联系,其起源已不可考,秦汉以后屡载于史籍。宋代称“漏泽园”,漏泽,遗(漏)德泽于四方之意,取名源于儒家“泽及万方”的精神。义冢意在保护自然环境,防止瘟疫流行。历代对水葬都予以禁止,明、清还将禁水葬列入法律之中,以保护水源。

历代墓地均用贫瘠之地或山地,不得占用良田沃土。春秋时齐国大夫成子高临终说:“吾闻之,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吾纵生无益于人,吾可以死害于人乎哉!吾死,则择不食之地而葬我焉。”(《礼记. 檀弓上》)古今中外各民族对殡葬用地大都有类似的规定,耕地、水源等都是生者不可缺少的生存资源,人们必须保护自然环境,用现代人的说法就是“只有一个地球”。

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推行火葬”、“改革土葬”为主要内容的殡葬改革(改革土葬的内容如倡导公墓、深埋、不留坟堆等),其根本原因仍在于保护自然环境,诸如耕地、森林、水源等。清末中国人口4亿5千万;由于战乱频仍,到1959年统计人口时为6亿5千万;1996年已突破12亿大关,并且以每年净增1600万的速度增长。密集的人口,以及城市化、工业化对保护自然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情形导致了中国的殡葬改革。

其三,社会联系的需要。

一个社会的稳定,首先取决于社会成员之间联系的强弱,或内聚力之大小。社会联系有横向的,即同代人之间的,如亲朋戚友同事之间;纵向的,即两代人之间。将一个社会联系成为整体的纽带很多,如经济的(如劳动分工、产品交换)、意识形态的(如儒家学说)、政治的(如国家制度、军队)等。此外,民俗活动如婚、丧、节、寿等民间活动也是社会联系的重要纽带,通过这些活动,人们之间的联系得以加强。一个社会内部的联系纽带如果松弛到一定程度,该社会就会分裂。

殡葬及祭祖活动中深深地包含着一种社会联系,既有横向的(同代人之间)、也有纵向的(上下代之间)。一家有丧,亲朋戚友前来襄帮丧事,劝慰生者,这有助于帮助丧家克服因死亡事件而造成的恐惧、失望、孤独、软弱性等非良性心理因素,重建对于生活的信心。否则丧家会产生被社会抛弃的感觉,对生活失去信心。通过清明、七月十五、冬至等节日的祭祖,同血缘者在对先祖追念的认同下聚集起来,亲情得以强化。这些横向的人际联系和纵向的人际联系都是社会内聚力的重要纽带。

在中国殡葬传统中,祖坟也是一个家族相认同的重要纽带。葬入祖坟被认为是“正常的”葬式,故历代有千辛万苦扶灵柩还乡之举,死后不许葬入祖坟就成了对族人的一个严重的惩罚。如著名的有北宋名臣包拯“遗训碑”:“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即祖坟)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工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昭后世。”生不得归家,死不得入祖坟,即与之断绝血缘关系,生死均予以“革籍”。古代中国的房屋多朝南,面对着堂屋,右侧为东壁,古人尊右,刊于此,以示神圣。

其四,社会教化的需要。

社会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对人的教化,它负责提供合格的社会成员,以防止过多的冲突扰乱社会。利用殡葬对生者进行道德教化,如教导人们爱惜生命、尊敬父母、帮助他人等,可以说是世界各民族殡葬文化的共性,如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是如此。同时,各民族的殡葬文化中,替先人办丧事、建墓、祭祀等均具有向先人“报恩”、“赎罪”的意味,还隐含着希望得到先人庇佑的愿望。

例如,中国人将治丧提高到“孝道”的高度,“孝道盈天”,形成了“孝道”的殡葬文化。基督教通过治丧提升对上帝的感情,将死亡理解为“回到主的怀抱”、“与主同在”等,由此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对死亡的恐惧。当然,必须是善人才能享受到“回到主的怀抱”的待遇,恶人死后可能还要受到“天国的惩罚”。佛教认为生前作恶多端者死后要下十八层地狱。这些都是古代殡葬文化对人的教化方式,以此劝人向善。积德行善。各个时代,各个国家都有意识地鼓吹对本社会有利的殡葬文化,以此将人们的意识和行为引向国家希望的方向,助进社会的一致性。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殡葬同时又具有道德教化的作用。

现代,欧美一些国家还将殡仪馆(以及产房)作为对青少年进行人生教育的场所,带学生到殡仪馆去参观,鼓励学生亲手触摸尸体,说是以此教导人们更加爱惜、善待生命。

 

第五节  殡葬文化

一、文化的界定

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活动(操作、行为),如生产、生活、学习、访亲、交友、娱乐、战争等活动,并制造各类物品以供需求,如衣服、房屋、桥梁、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武器等。在人们的每一类观念、从事的每一类活动、创造的每一类物品中都隐藏或寄托着人们的某种“含义”,我们总是带着某种“含义”去从事各种活动的。比如,一年中为什么要设计出节日、为什么要穿漂亮的衣服,给男孩取“俊、强、雄、瀚”等名字,而给女孩取“娟、秀、莲、雅”等名字等,其中都寄托着人们的某种希望、认知。这些希望和认知的“含义”就是文化。

当人怀着某种“含义”去从事一种活动,创造一类物品时,人们也就将自己对事物的“观念”、“认识”、“期望”、“意义”、“原则”等一系列主观性的东西融入其中了,该事物就成了这些主观性东西的一种载体,一种表现方式,成为了“文化的事情”。比如,大小便、流鼻涕、进食均属人的生理行为,但父母教导小孩蹲下来大小便、用手帕揩鼻涕、用筷子吃饭就上升到一类“文化的行为”。同时,竹子只是一种植物,中国人将它制成筷子(进食工具),就属于一类“文化的实物”。人们还制造出适应某一时代的服饰,认为其中包含着美;人们看电影、影视或打牌以休闲;每年要过各种节日,以充实生活,使过日子富有动态感,如此等等,这些都是“文化的行为”。

我们可以将“文化”分为三类形态:

其一,观念形态。即人们的知识、规范、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它作为所谓“传统”储存在各民族的头脑里,沉积在人们的下意识中,成为人们的日常行为是否具有合理性的“裁判长”。也正是这一观念沉积的一致性使人们的行为达成了和谐,并可以互相交换。

其二,操作形态(或活动形态),即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庆典、工作学习、日常交往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仪式、程序等。它们是“观念”在行为中的定型,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如使用手帕和筷子、工作、休闲、旅游、礼貌等。

其三,实物形态。即人们根据一定的观念和一定的操作而创造出来的实物。透过这些物体,我们便看到了一种文化,如书籍、房屋、服饰等,以及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如中国人使用筷子、西方人使用刀叉等。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简言之,价值观念即人们认定什么“有意义”,什么“没有意义”,如节假日是出去玩好还是在家里睡觉好;思维方式指“如何去认定”意义或非意义,如怎么样使用一个月的收入最科学,出去玩时走什么样的路线最具效率。人们的各类活动和实物创造都要受到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认可,并在它们的指导下进行。

以茶文化为例。唐代陆羽著有《茶经》一书,因精于茶,被尊之为“茶神”。《新唐书.逸隐传.陆羽》载:“(陆)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当)时鬻茶者,至陶(陆)羽形置炀突(炉灶)间,祀为茶神。”这是说,陆羽喜欢喝茶,写了《茶经》,有三篇,讲茶的起源、治茶的方法、治茶的器具,非常详细。于是,天下人就更知道如何喝茶了。当时卖茶者甚至将陶制的陆羽像放置于炉灶上,供陆羽为茶神。

陆羽是中国茶理论的一代集大成者。后世人不断发挥,遂形成了中国的“茶文化”,又称“茶道”。历代上至朝廷皇室、公卿士大夫,下至民间百姓、贩夫走卒,莫不饮茶,并进而形成了各阶层各地域不同的茶风格。比如茶的类别,绿茶、红茶、乌龙茶等,以及茶具、饮茶方式等方面的风格差异,都反映了人们生活上的某些差别。情趣相投者聚在一起,沏上一壶茶,天南地北神侃,他们借“饮茶”的方式聚在一起,发一发人生感慨,过一过语言瘾。由于在家里不自在,于是城镇中便产生了茶馆。旧时,茶馆里多有“莫谈国事”的醒示牌,因为这样容易引来麻烦。这些均可归入“茶文化”范畴。其中包含了人们的生活爱好、习俗、情趣、对生活意义的认定,也就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此外,对于酒文化、服饰文化、居室文化等也可以作同样的理解。


二、什么是殡葬文化

根据上述讨论,殡葬文化可以这样定义:殡葬文化就是人们在殡葬的观念、殡葬的操作和殡葬的实物中所隐藏或寄托的某种“含义”。殡葬文化也可分为三类形态,即观念形态、操作形态、实物形态,它们之中都隐藏或寄托了对生命价值的认定、对永生的追求的对现存社会的反映。

在殡葬文化的观念形态方面,以殡葬用词为例。中国人不直言“死”,多称“仙去”、“老了”、“作古”、“逝世”之类,这些称呼在挽联中使用频率尤高。现在很多殡仪馆的吊唁厅也很少直称,多冠以它名,如深圳殡仪馆称清莲(厅)、日月(厅)、云天(厅)、茜云(厅)、碧波(厅)五厅;珠海殡仪馆则以泰山厅、华山厅、嵩山厅、衡山厅命名;上海益善殡仪馆有万福厅、青松厅、古月厅、长禄厅等;龙华殡仪馆的小悼念厅称泰安厅、长安厅、平安厅、永乐厅、安乐厅等;长春殡仪馆称鹤驾厅、西去厅、永生厅、琼楼厅等;南昌殡仪馆有千秋堂、天乐宫、永乐宫、福乐宫以及宁安厅、平安厅、和安厅、祥安厅、庆安厅等。公墓则多称长青园、福寿园、息园、憩园、归园等。骨灰寄存楼则称长安楼、思亲楼、怀亲楼、念亲楼等。

为什么要如此“转着弯”称呼而不直呼其名呢?原来这些名词中都有很深的含义。它们大体表达了人们对生命归去的三类寄托:

一是以长存的自然山川寄托对生命永恒的希冀,如“日月厅”、“泰山厅”或“青松厅”等,日月、泰山、青松或与天地共存,或长青不老,均具有永恒的象征意义;

二是以道家逍遥极乐世界意象寄托人们对先人灵魂永存的祈求,如清莲厅、茜云厅、碧波厅、天乐宫和息园、憩园等;

三是以儒家的孝道理念寄托对先人恩德的追怀,如长禄厅、思亲楼等。

可见,人们在这一类命名上表达了重视生命、对人生的热爱、对生命永恒的追求,以及不忘先人恩德、宣扬儒家“孝文化”等。如此复杂的用词反映了中国殡葬文化在观念形态上的丰富性。

再看殡葬文化的操作形态。“殡”最初的含义是表示亲属“不忍”死者很快地离去,以及从容准备丧事,便于召集亲朋故旧前来吊唁,因而需要将死者(入棺后)摆放一些时日;中国传统治丧用白色布做装饰(如丧服、挽联、祭幛),重在烘托哀悼情绪;现在大量使用鲜花布置灵堂,以示生命艳丽;民间对先人灵柩或牌位瞌头,以示对死者感恩;追悼会(旧称辞灵仪式)类似于给死者“出远门”办一个“告别会”;治丧期间大放鞭炮,意在热闹,并冲淡恐怖气氛;出殡时摔破一个碗,是示意“打发”死者出门,以免其鬼魂再来缠生者,或说是送一个碗给死者到阴间去吃饭;中国古代,父母亡故后,孝子居丧三年(实为二十七个月),期间不得“从吉”,即不得过正常人的生活,如婚嫁、出外做官、游历、经商等,意在推行“孝道”,强化两代人之间的联系;天葬者则认为通过鸟兽食尽遗体,死者的灵魂就可以由此升天,如此等等,都以操作形态反映出一定的殡葬文化。

在殡葬文化的实物形态,如中国传统的土葬用棺,民间称“寿器”(寿者,长久也);民间将棺材的内部和外部两头漆成红色,以示吉利;同时还有寿衣、寿裤、寿鞋、寿袜、覆面巾、纸钱、龙头杠、孝服、白纸花、黑臂纱等;墓地称“阴宅”(生者居处称“阳宅”),墓穴则称“千年屋”(生者房产田地称“百年产业”);古代中国人要求死后有一块墓地,否则会被认为是“死无葬身之地”,并认为这将影响到来世轮回的;现代殡葬服务用高档车作收殓车,意在尊重生命,颇受丧户的青睐,如此等等。都是通过实物形态来反映一定的殡葬文化。

殡葬操作和殡葬实物是按生者生活模式而设计的,所谓“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要求像对待生者一样地对待死者。如生者的房屋称“阳宅”,墓地则称“阴宅”;生者喜爱受人恭维,因而人们对死者百般尊敬,给他们瞌头、上香;生者要饮食,因而就给死者上供品(包括饭菜酒)等。

总之,这些有关殡葬的观念、殡葬的操作和殡葬的实物在最初被设计出来都是有“含义”的,只是年代久远,人们有时弄不清它们的原始意义了。大体上,它们分别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对人生永恒的追求,对孝道的遵循,对先人的报恩心理等。由于殡葬是生者按照自己对人生、生命的理解所设计的,它的最终服务对象仍是生者,因而殡葬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生存文化。我们理解殡葬文化时,主要是领悟其中所蕴藏的含义,而提升殡葬文化,也就是将健康的含义融入到殡葬观念、殡葬操作和殡葬实物中去浙江殡仪福瑞万佳殡葬服务学概论——金华百科。

─────────

①按照经济学的划分,第一产业指农业,第二产业指工业,第三产业指包括商业、贸易、旅游、餐饮、电影电视等在内的服务业。现在,有人提出,以智能化软件开发为主体的信息产业属于第四产业,它具有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

②产房、监狱、殡仪馆是三个最教育人的场所。产房是生命降临的地方,随着产妇痛苦的挣扎,随着一阵清脆的啼哭,一个新生命便来到了人世间。监狱是人性尊严荡然无存之所,也是人性最黑暗之处。殡仪馆则是人生离开世界的最后一站,在这里,你面对着许多冰冷的尸体,顿时会对人生、生命产生许多难以言状的感受。在殡仪馆工作过的人,很少有犯罪尤其是犯重罪的,“好好生活”似乎成了一个重要的人生信条浙江殡仪福瑞万佳殡葬服务学概论——金华百科

 

 

更多详情可以上我司官方咨询:www.zjfrwj.com

浙江福瑞万佳礼仪服务有限公司

电话:13605791601 / 83206677

地址:金华市李渔路1103号A座22楼

门市:金华市双龙南街8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