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万家香火官网!

重阳节,致我最在乎的人!

农历九月九日,我们迎来了一个传统佳节——重阳节。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辞》中已提到了,正式被定为节日则始于唐代。也许这就是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的原因。

来源:中国殡仪服务95154 2021-10-15

中国传统殡葬礼仪之装殓的习俗

装殓是指把死者装裹、放入棺木。古礼装殓分大殓、小殓。三日小殓,五日大殓,或次日小殓、三日大殓。这是和所谓“三日而葬”相应的。后世一般家庭停丧时间较短,装殓也就比较及时,大多临终时穿好寿衣,次日便装殓入棺。

来源:福瑞万佳 2020-09-22

北大教授:现在的殡葬制度是把过世的人当垃圾处理

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殡葬开始慢慢有了各种各样的形式,发展出了适应当时社会的制度和文化。可以说殡葬文化的发展是人的尊严意识、道德感、自我价值、传承、教育、人情味的不断进化。再看现如今的殡葬改革制度,无疑让殡葬文化开始有所缺失。北京大学教授吴飞直接坦言:现在中国的殡葬制度是把过世的人当垃圾处理,殡葬部门就是一个人体垃圾站,它的目的不是维护爱敬之情,不是慎终追远,而是怎么尽快把逝者处理掉。

来源:福瑞万佳节选于老历史茶馆 2020-07-28

入殓师眼中的生死:在生命尽头,我终于明白什么叫“中国式父母”

《西藏生死书》中说:我们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因为在中国人的生存哲学里,死亡是一个不能被触及的禁忌话题。

来源:福瑞万佳节选于今日头条 2020-06-18

让生命带着爱与尊严谢幕

即使是人生最后一次露面,人们对美丽也有不同的期待,80后姚苏妍的工作就是要满足这些期待。“生活需要一些仪式感,面对生离死别,更需要这样的仪式感,这也是我们对生命起码的尊重。”昨天,姚苏妍用实例阐述了自己所从事的生命服务和生命感悟:让逝者体面,给生者勇气。

来源:福瑞万佳节选于金华日报 2020-03-30

对中国丧葬文化的理解

首先谈起殡葬、丧葬、生死对中国人来说是忧伤的,丧葬是人类生死伦回的必然,但对这最后的离别,人们往往不愿面对,不愿看到这些事实。丧葬是一件大事,是一个生命结束后的归宿料理,是后辈子孙行孝虔诚的送别。

来源:福瑞万佳节选于殡葬服务百科 2020-03-27

殡葬礼仪师:逝者亲属的手给我力量

有人负责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就得有人负责在终点为生命送别,我们作为人生驿站的送行者,最大的价值在于给予逝者最后的尊严。希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将不再谈“葬”色变,殡葬礼仪师能成为一份受人尊重的职业。

来源:殡葬服务百科 2020-03-03

康辉:写给妈妈,不是祭文的祭文

【作者介绍】康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联播》主播,中共十九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全国最美志愿者”获得者。

来源:康辉忆旧随笔集《平均分》 2019-12-02